清空記錄
歷史記錄
取消
清空記錄
歷史記錄
化妝品廢水處理方法——凝沉淀工藝混凝沉淀階段主要去除大量的ss(懸浮性固體物)和LAS(表面活性劑)及部分有機物。調節池出水加入混凝劑后,作為高分子化合物的混凝劑具有強烈的吸附架橋作用,使水中的膠粒雜質被吸附粘結,再通過“凝聚”和“絮凝”而形成較大顆粒的絮凝體(礬花)。當其通過泥渣懸浮層時,顆粒與顆粒的碰撞機會增大。使之形成大顆粒的礬花,從而易于沉淀。這些礬花通過斜管沉淀后形成泥渣從排泥管排掉,從而使污水得以澄清。
洗滌廢水、日化廢水、化妝品廢水特點:(1)表面活性劑廢水成分復雜。廢水中的表面活性劑以分散和膠體表面吸附兩種形式存在。(2)表面活性劑廢水一般呈弱堿性,部分直鏈烷基苯磺酸鈉(LAS)的生產廢水呈酸性。廢水中表面活性劑含量差別很大,如餐飲廢水、洗浴廢水和洗衣廢水質量濃度為1~10 mg/L,洗毛廢水為1 000mg/L,表面活性劑生產廢水為200 mg/L。CODCr差別也很大,從100~10 000 mg/L甚至達105 mg/L。(3)廢水中的表面活性劑會造成水面產生大量不易消失的泡沫,還對動植物和人體有害。表面活性劑還會降低水中復氧速率和充氧程度,使水質變壞,水體自凈受阻。含氮、磷的表面活性劑導致水中氮、磷增多,水體富營養化。(4)表面活性劑進入水體、土壤后能降低兩相界面的表面張力,會在界面上產生吸附,從而導致其理化性質的改變。
表面活性劑廢水屬高濃度的有機廢水,陰離子表面活性劑LAS為首要污染物,消除或降低其活性,是處理此類廢水時首先需要考慮的,降低廢水的COD、BOD,應以表面活性劑的去除率、殘留量為比較基準。廢水中LAS的去除既可以利用表面化學力的改變將LAS從廢水中轉移或富集出來,不破壞LAS的非破壞性技術,也可以采用將LAS氧化分解,消除LAS的毒害作用的破壞性技術。
該類廢水的物理法主要有沉淀、過濾、泡沫分離等方法。沉淀、過濾主要用于水的預處理或在混凝分離等處理后使用,大部分表面活性劑廢水的處理都采用了沉淀、過濾法。泡沫分離法是在含有表面活性劑的廢水中通入空氣而產生大量氣泡,使廢水中的污染物吸附于氣泡表面而形成泡沫,浮上后對泡沫進行分離的方法,此法用于對合成洗滌劑成分的去除。此法對LAS的去除率取決于物理因素、化學因素、分離速度、濃縮率等。傅斯賢等Cm采用泡沫分離法處理表面活性劑廢水,采用微孔管布氣,氣水比在6:l到9:1時,LAS平均去除率達到9o%左右。泡沫分離法具有操作簡單、耗能低,尤其是適用于較低濃度情況下的分離等優點,但泡沫分離法對表面活性劑廢水的CODo的去除率不高,尤其是對于高濃度廢水處理效果更低,因此需要與其他方法聯合使用,如泡沫分離一混凝法、泡沫分離一生物接觸氧化法等。